《法理学》大纲
Ⅰ、专插本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法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学的概念与体系
一、法学的概念
二、法学体系
第二节 法理学的对象与范围
—、法理学名称的由来
二、法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四、法理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
第三节 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19世纪以前法学理论的发展
二、法理学学科的形成与法理学流派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四、当代法理学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法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法理学的意义
二、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一 法理学的概念
1、识记: (1)法理学学科名称的演变; (2)法学。
2、领会: (1)法学的研究对象; (2)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 法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识记: (1)法学产生的条件; (2)法理学产生的条件。
2、领会: 概括地了解资产阶级法理学发展过程中各个法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
3、应用: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和资产阶级法理学有哪些原则区别。
三 法理学的地位
1、识记:(1)法学体系; (2)法学体系的划分
2、领会:学习法理学对所有法律专业学生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3、应用:结合实际说明法理学课程对法律职业者和法律实践的特殊意义。
四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法学自身的方法论的相互关系。
2、领会:社会调查的方法;历史考查的方法;分析和比较法律的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
3、应用:在我国,繁荣和发展法理学,必须遵循哪些研究思路。
第一编 法的概念
第二章 法的现象与本质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现象与本质的概念
一、法的词源与词义
二、法的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第二节 法的层级本质
一、法的初级本质:国家意志性
二、法的二级本质:阶级意志性
三、法的终极本质:物质制约性
考核要求
一 法的词源与词义
1、识记:(1)狭义的法律;(2)国家制定和认可;(3)法律普遍适用性。
2、领会:法律的基本特征。
二 法的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1、识记:(1)法律现象;(2)法律本质。
2、领会:法律本质的三个层级
3、应用:(1)法律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
(2)法律的物质制约性和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的关系。
第三章 法的价值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价值的概念
一、法的价值的含义
二、法的价值与法的作用
三、法的价值与法的功能
第二节 法的基本价值
一、秩序
(一)秩序对人类的价值意义
(二)秩序是法律的基础价值
二、效益
(一)作为法的价值的效益
(二)法对效益的价值意义
三、自由
(一)作为法的价值的自由
(二)、法律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四、平等
(一)平等的含义
(二)平等和法律的价值关系
五、人权
(一)人权及其法律化
(二)法律人权的基本内容
六、正义
(一)正义是法律的先导
(二)法律的正义意义
第三节 法的价值冲突
一、法的价值冲突的结构
二、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
第四节 法的价值判断
一、法的价值判断的含义
二、法的价值判断与法的事实判断
考核要求
一 法律价值概念
1、识记: (1)价值; (2)法律价值;
2、领会: (1)法律价值与法的作用; (2)法律价值与法的功能。
3、应用: 具体分析法律价值属性。
二 法律与秩序
1、识记: (1)社会秩序; (2)法律秩序。
2、领会: (1)法律秩序的实现; (2)法律秩序和社会秩序。
3、应用: 把握法律秩序和社会改革的相互关系。
三法律与效益
1、识记: (1)效益;(2)法律的效益价值
2、领会: 法对效益的价值意义:
3、应用:如何确保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四 法律与自由
1、识记: (1)自由; (2)自由与权利、权力。 (3)法律与自由
2、领会: (1)法律自由价值的表现; (2)法律体现自由。
3、应用: 具体分析法律为什么要限制自由?
五 法律与平等
1、识记: (1)平等
2、领会:平等和法律的价值关系
六 法律与人权
1、识记:(1)人权(2)人权的基本内容
2、领会:(1)人权的法律化
法律与正义
1、识记:(1)正义; (2)正义的是法律的先导;
2、领会: 法律与正义的相互关系。
法的价值冲突
1、识记:(1)法的价值冲突的结构
2、领会: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
法的价值判断
1、识记:(1)法的价值判断的含义
2、领会:法的价值判断与法的事实判断
第四章 法的特征、要素与程序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特征
一、国家创制性
二、特殊规范性
三、普遍适用性
四、国家强制性
第二节 法的要素
一、法律规则
二、法律原则
三、法律概念
第三节 法的程序
一、法的程序的意义
二、法的程序的分类
三、法的程序的设定原则
考核要求
一 、法律特征
1、识记: (1)法律制定 (2)国家认可
2、领会: 法律的基本特征。
二、法的要素
1、识记:(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的种类。
2、领会:(1)法律规则的功能;(2)法律原则的分类;(3)法律原则的作用
三、法的程序
1、识记:(1)法的程序(2)法的程序的分类
2、领会:(1)法的程序的分类(2) 法的程序的设定原则
第五章 法的功能与作用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功能与作用的概念
一、法的功能的含义
二、法的功能与法的作用
第二节 法的规范功能
一、指引功能
二、评价功能
三、预测功能
四、强制功能
五、教育功能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
一、法的经济作用
(一)确认经济制度
(二)调整经济关系
(三)促进经济发展
二、法的政治作用
(一)法确认国家制度,是国家制度存续的保障
(二)法组织国家机构,是国家机构运行的根据
(三)法确立社会民主,是社会民主存在的保证
(四)法调整对外关系,是国家主权独立的保障
三、法的文化作用
(一)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进步
(二)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展
四、法的社会公共事务作用
第四节 正确认识法的功能与作用
一、法的功能、作用与法律无用论
二、法的功能、作用与法律万能论
考核要求
一、法的功能与作用
1、识记:(1)法的功能(2)法功能的特点
2、领会:法的功能与法的作用的区别
二、法律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1、识记:(1)法律规范作用;(2)法律社会作用;(3)强制作用的对象
2、领会:(1)规范作用的种类;(2)阶级统治作用的表现;(3)社会管理作用的表现。
3、应用:法律规范作用与法律社会作用的关系。
第六章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与经济
一、法与经济基础
二、法与生产力
三、法与经济运行方式
第二节 法与政治
一、政治对法的主导作用
二、法对政治的制约作用
第三节 法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
二、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考核要求
一、法律与经济的关系
1、识记:(1)经济基础决定法律;(2)法律反作用经济基础。
2、领会:法律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3、应用: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
二、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1、识记:政治。
2、领会:统治阶级的政治对法律的主导作用。
3、应用:把握法律对政治的制约作用的表现。
三、法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识记:科学技术。
2、领会:法律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3、应用:把握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律的重大影响。
第七章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与道德
一、法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二、法与道德的异同
三、法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法与习俗
一、法与习俗的一般关系
二、法与习俗的异同
三、法与习俗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法与宗教规范
一、法与宗教规范的一般关系
二、法与宗教规范的异同
三、法与宗教规范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法与政策
一、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
二、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异同
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相互作用
考核要求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1、识记: (1)道德; (2)社会主导道德与法律的共同性。
2、领会: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3、应用: 把握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二、法律与习俗的关系
1、识记: (1)习俗; (2)社会习俗与法律的共同性。
2、领会: 法律与习俗的区别。
3、应用: 把握法律与习俗的相互作用。
三、法律与宗教规范的关系
1、识记: (1)宗教规范; (2)政教合一国家宗教与法律的关系。
2、领会: 法律与宗教的区别。
3、应用: 把握法律与宗教的相互作用。
四、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1、识记: (1)政策; (2)国家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2、领会: 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区别。
3、应用: 把握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相互作用。
第二编 法的演进
第八章 法的演进概述
考核知识点
第—节 法的演进的阶段
一、法的演进阶段划分
二、法的演进的式样
第二节 法的演进的动因
一、法的演进的经济动因
二、法的演进的政治动因
三、法的演进的文化动因
第三节 法的未来发展
一、“法的消亡”理论
二、法的演进所面临的时代问题
三、法的未来演进的趋势
第四节 法律与网络空间
一、网络空间的边界
二、网络化与隐私权
三、网络交易的法律问题
四、网络空间的其他法律问题
考核要求
—、法的演进的阶段
1、识记: 法的历史类型
2、领会:法的演进的式样
二、法的演进的动因
1、领会:法的演进的动因
三、法的未来发展
1、领会:(1)法的演进所面临的时代问题(2)法的未来演进的趋势
四、法律与网络空间
1、识记:网络化与隐私权
2、领会:网络交易的法律问题
第九章 法的起源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原始人的社会规范
一、禁忌
二、图腾崇拜
三、复仇
四、其他的氏族习惯
第二节 法起源的原因与过程
一、法起源的原因
二、法起源的过程与形成的标志
三、法与氏族习惯的区别
第三节 法起源的形式和规律
一、法起源的不同形式
二、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考核要求
一、 原始人的社会规范
1、识记:(1) 禁忌 (2)复仇
二、法起源的原因与过程
1、领会:(1) 法起源的原因 (2)法起源的过程与形成的标志
(3)法与氏族习惯的区别
三、法起源的形式和规律
1、领会:(1) 法起源的不同形式 (2) 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第十章 资本主义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前资本主义法
一、奴隶制法及其特征
二、封建制法及其特征
第二节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一、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
二、资本主义法的产生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三、资本主义法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法的继承关系
第三节 资本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资本主义法的本质
二、资本主义法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资本主义法制
—、资本主义法制的概念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制
三、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制
二 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
考核要求
一、前资本主义法
1、识记:(1)奴隶制法律特征;(2) 封建制法律特征
二、资本主义社会法律
1、识记:(1)资本主义法律本质;(2)资本主义法治原则的内容。
2、领会:(1)资产阶级人权原则;(2)资本主义法治原则的形成和发展。
3、应用:资本主义法律与以往的剥削阶级法律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一、社会主义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二、新中国法产生的历史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
二、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考核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1、识记:(1)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规律;(2) 新中国法律产生的特点。
2、领会:(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
3、应用:(1)把握社会主义法律共同意志的内容及其形成的过程;
(2)社会主义法律的人权原则和资产阶级的人权原则有哪些区别?
第十二章 法的传统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与文化
一、法的传统与法律文化
二、中国法的传统和法律文化
第二节 法律意识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
二、法律意识的结构
三、法律意识的分类和作用
第三节 法系
一、法系的概念
二、两大法系的概念与形成
三、两大法系的区别
考核要求
一、法与文化
1、识记:(1)法传统 (2)法文化
2、领会:(1)中国古代法传统的表现 (2) 现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渊源
二、法律意识
1、识记:(1)法律意识 (2) 法律心理 (3) 法律观念
2、领会:法律意识的分类和作用
三、法系
1、识记:(1)法系 (2) 民法法系 (3) 普通法系
2、领会: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十三章 法的现代化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现代化概述
一、法的现代化的概念
二、法的现代性因素
三、法的现代化与传统
第二节 中国法的现代化
一、法的现代化的模式
二、中国法的现代化及其特点
考核要求
一、法的现代化概述
1、识记: 法的现代化
2、领会:(1)法的现代性因素 (2) 法的现代化与传统
二、中国法的现代化
1、识记:(1)内发型法的现代化 (2) 外源型法的现代化
2、领会:(1)外源型法的现代化的特点 (2) 中国法的现代化及其特点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的概念
一、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的概念比较
二、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概念的演进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含义
二、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条件
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
考核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的概念
1、识记: (1)法制 (2) 法治
2、领会: 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的概念比较
二、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
1、识记:社会主义民主
2、领会:社会主义法制与民主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识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领会:(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条件 (2)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
第三编 法的创制
第十五章 法的制定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制定的含义
一、法的制定的概念
二、法的制定形式的演变
第二节 法的制定的原则
一、法的制定的一般原则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立法体制、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一、立法体制
二、立法程序
三、立法技术
考核要求
一、法的制定的含义
1、识记: 法的制定
2、领会:法的制定具有以下特征
二、法的制定的原则
1、识记:立法原则
2、领会:中国法制定原则
三、立法体制、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1、识记:(1)立法体制 (2)立法程序 (3)立法技术
2、领会:(1)立法技术的意义 (2) 立法程序的特点 (3) 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十六章 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二、法律规范的结构
三、法律规范的分类
第二节 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
第三节 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第四节 公法与私法
一、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标准
二、公法与私法的发展
三、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和当代中国法治建设
考核要求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1、识记:(1)法律规范 (2)法的概括性(3)行为模式; (4)法律后果。
(5)授权性规范 (6)义务性规范。
2、领会:(1)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共同性 (2)法律规范三要素的相互关系。
(3)划分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的意义
3、应用: 分析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不同点。
二、法律部门
1、识记:(1)法律部门 (2)法律制度
2、领会: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3、应用:分析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法律体系概述
1、识记:(1)法律体系
2、领会:法律体系的特点。
四、公法与私法
1、识记:公法与私法
2、领会:公法与私法的发展
3、应用: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和当代中国法治建设
第十七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
一 法的渊源的概念
二、法的渊源的种类
三、法的渊源的演进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一、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二、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第三节 法的分类
一、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二、实体法与程序法
三、根本法与普通法
四、一般法与特别法
五、国际法与国内法
考核要求
一、法的渊源概述
1、识记:(1)法的渊源 (2)法的形式
2、领会:法的渊源的历史发展。
3、应用:研究比较法的渊源不同的含义。
二、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的种类
1、识记:(1)成文法 (2)判例法 (3)习惯法(4)法律汇编 (5)法律编纂 (6)法律清理
2、领会:(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种类及其特点(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三种方式的区别。
3、应用:(1)分析不同的法的渊源之间的相互关系。(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的意义。
三、法的分类
1、识记: (1)成文法(2)不成文法 (3)实体法(4)程序法 (5)一般法(6)特别法
2、领会:根据法的内容对法进行的分类
第十八章 法的效力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效力的概念
一、法的效力的含义
二、法的效力的来源和条件
三、法的效力层次和原则
第二节 法的效力范围
一、法的时间效力
二、法的空间效力
三、法的对人效力
四、法对事的效力
考核要求
一 法律效力概述
1、识记:(1) 法律效力(2)宪法至上原则
2、领会:法的有效条件
3、应用:法的效力层次和原则
二、法的效力范围
1、识记:(1) 法的对人效力 (2)法的空间效力 (3)法的时间效力
2、领会:法律溯及力在不同法律规定中的表现。
3、应用:法律规范对事的效力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编 法的实施
第十九章 法的实施概述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生成
一、法的生成的概念
二、法的生成的特征
第二节 法的实效
一、法的实效的概念
二、法的实施的产生条件
第三节 法的实现
一、法的实现的概念
二、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
考核要求
一、法的生成
1、识记: 法的生成
2、领会:法的生成的特征
二、法的实效
1、识记: (1)法的实效(2)法律效益
2、领会: 法的实施的产生条件
三、法的实现
1、识记: (1)法的实现(2)法的遵守(3)法的执行(4)法的适用
2、领会:(1)法的实现的意义(2)法的实现大体经过过程
3、应用: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
第二十章 法的适用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的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的适用的概念
二、法的适用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法的适用的形式
一、执法
二、司法
三、仲裁
第三节 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
二、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考核要求
一、法的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1、识记:法的适用
2、领会:法的适用的基本属性
二、法的适用的形式
1、识记: (1)执法(2)司法(3) 仲裁
2、领会:(1)执法的特征(2)司法的特征(3) 仲裁的特征
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领会: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
2、应用: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十一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概念
一、法律解释释义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三、我国法律解释权限的划分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三、法制统一原则
四、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方法
一、一般解释方法
二、特殊解释方法
第四节 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二、形式推理
三、辩证推理
考核要求
一 法律解释概念
1、识记:(1)法律解释 (2)立法解释 (3)司法解释
2、领会: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法律解释的原则
2、领会:法律解释的原则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1、识记:(1)语法解释 (2)逻辑解释 (3)目的解释 (4)历史解释
四、法律推理
1、识记:(1)法律推理(2)形式推理(3)辩证推理
2、领会:法律推理的研究意义
第二十二章 法律关系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一、法律关系概念和理论的发展
二、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三、法律关系的种类
第二节 法律关系主体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概念
二、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分类
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相互联系
第四节 法律关系客体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第五节 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的概念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考核要求
一 法律关系的概念
1、识记:(1) 法律关系 (2) 社会关系
2、领会:(1) 法律关系的特征(2)法律关系的种类
二 法律关系的主体
1、识记:(1) 法律关系的主体 (2)权利能力 (3)行为能力
2、领会: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种类。
3、应用:(1)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区别(2)权利能力和权利的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内容
1、识记:(1)法律权利(2)法律义务(3)绝对权利义务(4)相对权利义务
2、领会: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相互联系
四、法律关系客体
1、识记: 法律关系的客体
2、领会: 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种类。
3、应用: 不同法律制度中的客体的范围。
五、法律事实
1、识记: (1) 法律事实 (2)行为 (3)事件
2、领会: 法律关系的运行的原因和条件
3、应用:分析具体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过程。
第二十三章 守法与违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守法
一、守法的含义
二、守法的要求
第二节 违法
一、违法的含义
二、违法的构成
三、违法的种类
第三节 违法行为的预防与综合治理
一、违法行为的预防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考核要求
一 守法
1、识记:(1)守法 (2)守法的构成要素
2、领会:守法的意义。
二、违法
1、识记:(1)违法 (2)违法的构成
2、领会:违法的种类
三、违法行为的预防与综合治理
1、领会:(1)违法行为预防的意义和可行性(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二十四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三、法律责任的归责与免责
第二节 法律制裁
一、法律制裁的概念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考核要求
一 法律责任
1、识记:(1) 法律责任 (2)
2、领会:(1)法律责任特征 (2)法律责任种类
3、应用:(1)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2)法律责任的免责原则
二、法律制裁
1、识记:(1)法律制裁 (2)行政处罚 (3)行政处分
2、领会:法律制裁的种类/
3、应用:违宪制裁的实施机关和违宪制裁的方式。
第二十五章 法律监督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与功能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
二、法律监督的目的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构成
一、法律监督的主体
二、法律监督的客体
三、法律监督的内容
第三节 法律监督体系
一、国家的法律监督
二、社会的法律监督
考核要求
一 法律监督的概念与功能
1、识记:法律监督
2、领会:法律监督的目的
二、法律监督的构成
1、识记:法律监督的构成。
三、法律监督体系
1、识记:(1)国家监督 (2)社会监督
2、领会:(1)国家法律监督的种类; (2)社会监督的种类。
3、应用:国家监督在法律监督体系中的重要性。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I.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
2.试卷内容比例:绪论部分占10%,第一编占30%,第二编占20%,第三编占20%,第四编占20%。
3.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占20%,非选择题占80%。
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30%、50%、20%。
Ⅳ.参考书目
沈宗灵 张文显 《法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当看看)
葛洪义主编:《法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国华主编:《法理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V.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不属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要素是什么( )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法律条文 d、法律后果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法学形成的标志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法律的有效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